不要像牛倒嚼一样消化负面情绪

在生活的旅途中,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,有些人会选择将这些负性事件深深刻在心头,反复回忆、反复思考,就像一头牛反复咀嚼已经咽下的草料一样。

这种反复回味和思考的思维方式,心理学家称之为“反刍思维”。

事实上适度的反思是可行并且有益的,可以让我们明白我们遇到了什么,思考怎么解决。

但是过度的反思则会陷入反刍。

反刍思维不仅无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,反而可能加重心理负担,影响心理健康。

反刍思维是一种伴随认知、情感、行为的复杂现象,出现持久且难以摆脱,是一种非适应性的应对方式,一种被动、重复的无意识过程,表现为对消极情绪和经历的反复思考。

反刍思维是一种消极的思维方式,它让人们深陷于过去的阴影中,无法自拔。

当人们遭遇挫折、失败或伤害时,反刍思维往往会悄然而至,让人不断回想那些恼人的细节,反复体验那种负面情绪,使自己的情绪陷入低谷。

这种思维模式不仅会加重我们的心理负担,还可能引发抑郁、焦虑等心理问题。

同时,反刍思维还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功能,使我们难以集中注意力,降低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。

反刍思维是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和易感因子,过分陷入消极的细节反过来会加重或延长负性情绪或抑郁症状。

要打破反刍思维的桎梏,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思维惯势,进行认知调整,培养豁达的心态。

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曾经说过:

“对于自己的行动不要懊悔,也不要过于在意,人生一切都是实验,实验的次数愈多,对我们愈有利。”

这句话告诉我们,人生中的每一次经历都是一次宝贵的实验,我们不应该过于纠结于过去的错误和失败,而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,积极向前看。

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反刍思维的漩涡中时,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方法来调节。

首先,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正面的心理暗示来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。告诉自己:

“这些都已经过去了,我要向前看,不要让过去的影响我的现在和未来。”

这样的积极指令可以帮助我们逐渐摆脱反刍思维的束缚。

其次,我们可以学习一些心理学实用技巧,如打包技术、保险箱技术等,它可以用来帮助处理自身的负面情绪或者心理创伤,通过对心理上的负面或创伤性材料“打包封存”,来实现个体心理功能恢复的效用。

我们也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,将精力投入到其他有意义的事情上去。

可以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,比如运动、听音乐、阅读等。

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得到放松和愉悦,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新的思维模式和习惯。

此外,我们还可以通过与他人交流来缓解反刍思维带来的压力。

与家人、朋友或心理咨询师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,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,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,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
除了以上方法,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技巧来减少反刍思维的发生。

比如,我们可以尝试记录自己的思维过程,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写下来,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思维模式,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。

同时,我们还可以学习一些放松技巧,如深呼吸、冥想等,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紧张情绪,减轻心理压力。


当然,要真正摆脱反刍思维的困扰,还需要我们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心态。

我们需要学会接受现实,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和失败,并从中汲取教训和经验。

我们需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,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。

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真正拥抱豁达的人生,活出自己的精彩。

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需要保持耐心和毅力,不断尝试和实践。

毕竟,改变思维方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。

但只要我们愿意付出努力,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,就一定能够战胜反刍思维。

让我们从现在开始,积极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,用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次不愉快吧!

END

撰文丨刘欣 北辰心理健康发展中心心理咨询师

编辑|邓宇

审阅 | 杨朝辉 唐丽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上海北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

上海市浦东新区张衡路1000弄56-57号  201203

销售咨询:021-31260863

心理咨询热线:021-51099521

网站:www.bcxl.com.cn